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60

160.后来,我与这

160.后来,我与这些灵人谈到他们的星球。当所有灵人的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被主打开时,他们就都知道自己的星球;因为他们把这种记忆从世上带来了,只是不能被打开,除非有主的美意。然后,一经许可,这些灵人便谈到他们所来自的星球,并向其星球的居民显现,与他们交谈,仿佛他们是活着的世人。这种事的发生是因为他们被带入其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以致他们能回想起他们活在世上时的思维。那时,这些居民的内在视觉,或灵的视觉被打开了,由此看到他们。他们补充说,居民并未意识到他们并非其星球的世人,只是当他们忽然从眼前消失时,才开始察觉他们不是。我告诉他们说,古时,这种事在我们地球也发生过,如发生在亚伯拉罕、撒拉、罗得、所多玛的居民、玛挪亚和他妻子、约书亚、马利亚、以利沙伯和众先知身上。主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显现,在祂揭示自己之前,那些看见祂的人只知道祂是地球上的人。但如今这种事极其罕见,因为人们不可以这种方式被迫去信。被强迫的信仰,就是诸如由奇迹所引发的信仰,并不牢固,还会对那些有可能在没有任何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圣言在自己里面建立信仰的人造成伤害。

属天的奥秘 #8988

8988.“那么他的

8988.“那么他的主人就要带他到神那里”表那时他照神性秩序所进入的一种状态。这从“带到神那里”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述的主题是那些充满真理,不能充满良善的人时,“带到神那里”是指使他们进入一种符合神性秩序的状态;因为“带到”表示进入,“神”表示神性秩序,如下文所述。所表示的是这些事,这一点从包含在本节其余经文中的细节明显看出来。这些细节描述了那些充满真理,却未充满相应的良善之人的状态,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永远服从的状态。相对于那些充满与真理相对应的良善之人,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是处于奴役的状态。因为前者出于良善行事,故出于情感行事;出于情感行事的人就是出于意愿,因而出于自己行事,因为凡属于人之意愿的,都是他自己的,或说凡形成人之意愿的一部分的,都是其真正自我的一部分;事实上,人之生命的本质或存在就是他的意愿。但那些只出于服从行事的人并非出于他们的意愿行事,而是出于他们主人的意愿行事,因而不是出于他们自己,而是出于别人行事;因此,相对来说,他们处于奴役的状态。出于真理,而不出于良善行事,就是唯独出于理解力行事;因为真理与理解力有关,良善与意愿有关;出于理解力,而不出于意愿行事就是出于站在外面服事的东西行事,因为理解力已经被赋予人,好叫他能接受真理,并把真理引入意愿,以便它们能变成良善;事实上,当真理变成意愿的一部分时,它们就被称为良善。

然而,通过遵行主的诫命,因而通过服从主而事奉主不是成为奴仆,而是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因为人的完美或绝对自由在于被主引领(892, 905, 2870, 2872节)。主将他的行为所源于的良善注入这个人的意愿;尽管这良善来自主,但此人仍有这种感觉:他的行为来自他自己,也就是说,他在自由中行出它们。所有住在主里面的人都拥有这种自由,并且这自由还伴随着无法形容的幸福。

“神”在此之所以表示神性秩序,是因为在圣言中,在论述真理的地方,经上都会用“神”这个名,在论述良善的地方,经上则用“耶和华”这个名(2769, 2807, 2822, 3921e, 4402, 7010, 7268, 8867节)。因此,就至高意义而言,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神”(God),发出神性真理的的神性良善则是“耶和华”。原因在于,神性良善是存在本身或本质的存在,神性真理是来自它的显现;事实上,从某种事物发出的东西也从这个事物显现。天上或天使中间,以及教会里世人中间的良善与真理情形也一样。那里的良善是存在本身或本质的存在,真理则是来自它的显现。或也可说,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是天堂和教会的本质存在,而信则是来自它的显现。这一切清楚表明为何“神”也能表示神性秩序,因为正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构成了天上的秩序,并且如此完全地构成,以致神性真理就是秩序本身。神性真理就是秩序(参看1728, 1919, 7995, 8700节)。所以当一个人或一位天使接受良善里面来自主的神性真理时,就有天上的秩序与他同在。因此,他就是主的一个具体的天堂或国度;他照着充满来自真理的良善的程度,之后照着被赋予来自良善的真理程度而成为这样的天堂或国度。并且(何等的一个奥秘)天使本身以人的形式出现在天堂,这种形式与在良善里面同他们在一起的真理,以及与符合来自真理的良善品质的美丽和光辉完全一致。教会成员的灵魂在天上就呈现出类似的形像。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本身带来了这一切,这从前面许多章节末尾关于如同大人的天堂,以及它与人里面一切事物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可以看出来。

这个奥秘就是约翰在启示录中的这些话所表示的:

他量了圣耶路撒冷的城墙,按着人,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启示录21:17)

若不知道“圣耶路撒冷”、它的“城墙”、尺寸、144这个数字、因而“人”,也就是“天使”表示什么,谁能明白这些话?“新的圣耶路撒冷”表示主的新教会,这个新教会即将取代如今存在的基督教会(2117节);“城墙”表示将要保护该教会的信之真理(6419节);“量”和“尺寸”表示它在真理方面的状态(3104节);144这个数字与12所表相同,因为144是12与12的乘积,这些数字表示整体上的一切真理(参看7973节)。这些含义清楚表明“按着人,就是天使的尺寸”表示什么,即:以自己的形式从主发出的真理本身,这真理是天上的天使人(man-angel或angel man)的形式,如前所述。这一切揭示了包含在上面那些话中的奥秘,即:它们描述了将要取代如今存在的基督教会的新教会之真理

下一节则以这些话描述了它们是来自良善的真理:

墙的构造是碧玉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启示录21:18)

“碧玉”表示诸如将成为新教会真理的那种真理,因为“石头”一般表示真理(1298, 3720, 6426节),“宝石”则表示来自主的真理(643节);“金”表示爱与智慧的良善(113, 1551, 1552, 5658节)。谁能预知这些话竟包含这样的含义?谁不能由此看出有无数奥秘藏在圣言中?这些奥秘若不凭借内义,绝不会显明给任何人;内义如同一把钥匙,是打开诸如存在于天上的那种神之真理,因而打开天堂和主自己的手段,而主自己在至内在意义上则是圣言全部中的全部。


属天的奥秘 #4527

4527.我曾与一些

4527.我曾与一些离世后几天的人交谈过,那时他们因初来乍到,故所在的光和尘世的光几乎没什么区别,这使他们怀疑他们是不是从其它源头获得这光。因此缘故,他们被带到天堂的入口,那里的光更明亮;他们便从那里与我交谈。他们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光;然而,这光即便在我们的太阳落下后仍会出现。此时,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以下事实:灵人居然有用来看见的眼睛,因为他们活在肉身时,以为灵人的生命是纯粹的思维,完全脱离了任何主体。他如此认为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思想任何思维的主体,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它。既如此,他们就不可避免地认为,灵人因是纯粹的思维,故必与包含它的身体一道消散,犹如一阵风或一团火,除非主以奇迹般的方式把它凝聚起来,并使其保持存在。那些被带到天堂入口的灵人还发现,对于死后生命,有学问的人如何轻易陷入错误;除了亲眼所看到的外,他们比其他所有人都更不信任何事物。因此,他们惊奇地发现,他们不仅拥有思维,还拥有视觉和其它一切感觉。更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觉得自己完全就像人,能看,能听,能彼此交谈,能触摸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这一切比活在肉身时更敏锐、更完美。对此,他们感到震惊的是,活在世上的人竟然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他们为人类因不信这类事而对它们的无知感到遗憾,尤其同情那些比其他人拥有更多光明的人,也就是那些身在教会并拥有圣言的人。
其中有些人认为人死后就像鬼魂,他们因自己所听说的鬼魂而确认这种观点是真的。但他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鬼魂无非是某种粗俗的生命本能,先从身体生命散发出来,而后又沉入尸体,并在这个过程中熄灭了。然而,有人认为,他们不会复活,直到最后审判之时,就是这个世界被毁灭的时候;届时,他们将与身体一同复活,尽管这身体已化为灰尘,但那时仍能聚拢起来;他们便以这种方式与他们的骨肉一同复活。他们因对于最后的审判或世界的毁灭已徒劳等候了数个世纪,故陷入一种错误想法:他们根本不会复活;永远不会思想他们从圣言所学到,并且有时还会引用的东西;声称当人死亡时,他的灵魂就交在神的手里,至于是在幸福的人当中还是在不幸的人当中,则取决于他已经习惯的生活;他们也想不起主所说关于财主和拉撒路的话。但这些新来的灵人被告知,每个人死后即面临最后的审判;那时,他觉得自己被赋予一个身体,和在世时一样,并享有如此处那样的各种感觉,只是更加纯粹、敏锐和完美;因为肉体事物对它不再有任何限制,属尘世之光的事物也不再使属天堂之光的事物变暗。因此,他现在如同生活在一个被净化的身体中;在来世,他绝无可能携带一具诸如在世时所拥有的那种骨肉之躯,因为这会使他再度被地上的尘埃所包裹。
我曾与一些人谈论这个话题,就在他们的尸体被埋葬的当天;透过我的眼睛,他们看到自己的尸体,棺材和葬礼。然后,他们说,他们正在抛弃这具身体;这身体曾为他们在世时履行功用而服务于他们,而如今他们活在一具为在如今的世界履行功用而服务于他们的身体中。他们也很想让我把这些话告诉他们那正在哀悼的亲人;但我得到的答复是,如果我真这么做了,他们只会嘲笑,因为凡无法亲眼看到的东西,他们都认为不存在;因此,他们会把我说的话视为幻觉。事实上,人们无法被引领相信,正如世人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彼此,灵人也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彼此;世人若不用自己的灵眼,就看不见灵人;当主打开他的内视时,他就会看到他们,如向先知们所行的,他们就看见了灵人和天使,还看到天上的众多事物。不过,值得怀疑的是,现在活着的人即便那时也看到它们,会不会相信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